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工作 > 热点追踪
浅论高质量推进农村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8-04-28  来源:

57365.com  彭智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质量”是贯穿于其始终的一个关键词。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后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对做好工作要提出明确要求,重点是质量要求。新时代、新使命、新追求、新机遇、新挑战、新愿景都离不开质量这个关键词。因此,新一轮的农村发展应该精准把握高质量的内在要求。

1、创建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推进农村发展

高质量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污染防治投资体制和水资源补偿更新机制。稳步实行排污权有偿交易制度,大幅度提高企业污染物排放的交易成本。继续创新出台绿色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节能降耗技术研发与产品生产,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污染物治理工程。创新污水处理体制机制,实现污水处理企业建设及其运营社会化与市场化。

高质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净化绿化工程。进一步把清洁卫生、环境绿化、村庄美化的文明理念融入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在农村居民中积极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继续强力推进村民居住环境净化、绿化、美化专项工程,坚持绿化造林为引导,不断提高具有农村特点的绿化覆盖率,增加村庄绿化与景观区域,保持居住环境、生态景观与村镇整体建筑风格的协调和统一。

高质量推进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以水、空气和土壤等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着力有重点地加强农村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达标排放巡查与整治力度。继续全面开展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物综合治理工程,减少排放总量,减少污染物排放。继续实施村庄与街道的河流淤泥疏浚缘边绿化工程,减少河流污染物排入量。

2、高质量推进农村管理方式的优化

第一,高质量优化村干部教育培养方式。建议各地区建立健全村级干部培训资金转移拨付机制,同时要求各地提供与转移拨付款相关的配套资金,并确保专款专用,由各级农委扎口分配改配新资金,并负责组织实施培训工作。培训应坚持合作原则、教育原则、计划原则和资金对等原则。培训以举办短期专题班为主,兼顾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应当提高针对性、形式灵活多样。短期培训应当制度化,与村干部换届选举、岗前教育、在岗教育、政策学习、能力考核相结合,力求时间短、见效快。第二,高质量优化村集体资产运营监督方式。在继续实行村级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资产公开、财务公开制度的基础上,创新村集体经济民主管理模式,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新型村级财经民主管理机制。

3、高质量推进农村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第一,高质量地创新服务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继续推进服务业发展的乡村资源整合,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与监管平台,培育中介机构,理顺和探索管理权限下放的途径,进一步简政放权,构建更加高效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服务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实现服务业管理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积极探索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保护、统一开发的集中管理模式,确保服务业管理机构权责对等、高效运转。第二,高质量地完善服务业投融资机制。按照各地招商引资任务和投资计划,想方设法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资金到位率。创新举措筹集建设资金,建立服务业金融服务体系。第三,高质量地创新服务业统筹发展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以业态和开发模式创新为主体内容,通过延伸服务业产业链带动其产业发展的新机制,不断提高服务业的综合效益。第四,高质量地创新服务业对外开放机制。尝试以建立特色服务业开放区为切入点,着力构建资源互享、客源互送、引资引智、市场无障碍、企业受益的新式合作机制。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创新工作方式,拓宽工作渠道,建立更宽准入范围和更少准入限制的服务业对外招商引资工作新机制。

4、高质量推动农村信息化水平提升

首先,高质量推进农村农业信息技术研发与应用。继续完善产学研农联合科研制度,加大研发投入,围绕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重视其质量内涵,加大物联网技术开发力度,加快智能农业技术研发步伐,推进农业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开发应用设施农业生产信息技术,提高设施农业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在发展精准农业和感知农业,加快传感、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上重点发力,研究开发农产品质量追溯等网络业务系统。推进首席(CIO)制度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支柱性产业的普及应用,促进涉农企业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验管理网络化。推进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相结合。积极开发推广“3s”技术、农业模型、专家系统、决策系统技术,加强主要农作物、区域特色农产品、渔业生产、林木管护、农机作业、农业资源开发等数字化管理系统以及专家系统的示范应用。其次,高质量地推动“四化”融合。注重内涵式发展,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农村工业化融合,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推进信息化与农民生活城镇化融合,推动信息化与农产品营销深度融合。

打印本页】【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