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视野 > 理论园地
聚力打造创新生态链(五月《镇江日报》)
发布时间:2017-06-02  来源:

谈建新

 我们正处在创新的时代,创新引领发展,创新改变世界,创新决胜未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委七届二次全会吹响了两聚一高的号角。带着“聚力创新”这一时代命题,本次培训班专题安排了为期一周的深圳之行,所见所闻,令人震撼。

深圳不愧为创新之都。去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800亿元,占GDP比重4.1%,当今世界范围内只有以色列和韩国超过4%PCT国际专利申请1.96万件、占全国近50%,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6.2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8000多家,各类创新载体近1500家,拥有华为、腾讯、比亚迪等一批世界级企业,4G、超材料、人工智能等产业走在世界前列。考察期间,我们所接触的当地官员和党校老师,言必谈创新;参观的企业都思维超前,领行业之先;大街小巷、工作室中,随处可见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整个城市,洋溢着青春气息,涌动着创新活力,孕育着无限可能!

相比深圳,虽然镇江的城市能级不在同一平台,但深圳在创新方面的许多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其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创新必须从环境抓起,聚力打造创新生态链。

一、打造“配套不出市”的产业生态

现代产业的竞争已经从单个企业的竞争扩展到产业链的竞争。深圳是国内创客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据介绍,在深圳,投资2万元就能开发出一款新型手机,只要设计一个外壳,其他所有核心部件在当地都能配到。由于居于供应链中心地位,深圳的产品特别是电子产品实现了快速迭代,速度快到连美国的硅谷都无法想象。正是靠这种无与伦比的硬件配套能力,深圳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玩家纷至沓来。从我市来看,当前产业发展总体成点不成链,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分别有一批龙头型领军型企业,但产业内部配套协作不够,企业之间尚未链条化。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眼全市域加强资源整合和布局优化,重点突出以海陆空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以高密度合金、碳纤维为主的新材料,做大龙头企业,引进配套项目,培育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围绕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从上游的研发、设计,到中游的生产、制造,到下游的物流、会展等,形成闭环运行。通过此举,既增强我市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也为创客们来镇创新创业提供舞台、降低成本。

二、打造“产融相促进”的金融生态

深圳创新实践的背后,是强大的金融支撑。深圳市政府专门设立了400亿元的创业创新引导基金和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撬动了5000亿元社会资金;大力发展创投机构,截至2015年底,深圳风投机构达4.6万家,总注册资本达2.8万亿元,在中国股权投资年度排名榜单中,国内创投机构前20强深圳占4;积极培育互联网金融、PE/VC等新兴金融形态,打通了创新企业融资的毛细血管。金融助力产业创新,产业创新反过来又助推金融业稳健增长。2015年,深圳金融业实现税前利润2799亿元,同比增长44.6%。实践证明,金融与科技联姻,就能缔造创新神话。就我市而言,必须面向未来产业发展,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功能,加快建立适应双创需求的金融支持体系。一是加大政府投入。这方面既要扩量,更要提效,把有限资金切实用到刀刃上。比如说,可以像国家设立若干重大科技专项一样,围绕全市主导产业,建立重大科技专项,集中财力、联合攻关。二是用好产业基金。对我市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低碳产业基金等,要优化投向、做大盘子,四两拨千金,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向创新型成长型企业。三是开展金融创新。依托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专利质押融资示范城市等金字招牌,积极在科技金融方面先行先试,鼓励创办专业的科技金融机构,探索企业动产、股权、知识产权、订单等抵质押贷款方式,大力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规范发展要素交易平台、商业保理、融资租赁、网络借贷等新业态,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注入源源活水。

三、打造“年轻人向往”的城市生态

深圳的创新活力,来源于外地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大量涌入。像华大基因的王俊、光启集团的刘若鹏、柔宇科技的刘自鸿等,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担任院长、CEO时都只有二、三十岁。而深圳之所以令无数年轻人趋之若鹜,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其高度契合年轻人特点的城市环境。我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生态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自然禀赋得天独厚。但和深圳相比,我市在城市建设、产业布局、基础配套等方面,年轻基因植入不够。比如年轻人爱好交往,但我们除西津渡片区外,很少有上档次的咖啡馆、酒吧等;年轻人喜欢夜生活,但我们的24小时餐馆、便利店屈指可数,晚上10点钟以后马路上就看不到人;年轻人向往自由创业,但我们的众创空间数量偏少、层次不高,等等。当前,市委、市政府正在大力推进国家高新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宁镇扬一体化为契机,谋划打造312创新带。建议结合这些重点工作,加快规划、建设一批适合年轻人的生产、生活空间。特别是312创新带沿线的建设,从现在起就要以承接南京科教资源溢出效应为目标,以“年轻化”为特点,通盘考虑、谋篇布局。假如我市每年吸引大批高校毕业生留镇,城市创新力将大幅跃升。

四、打造“到位不越位”的政务生态

围绕创新,深圳市坚持小政府、大市场,政府扮演的角色边界很清晰:既不干预企业日常运营,也不形成地方保护主义,而支持更多通过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引导资源配置和行业行为,使市场化理念为行业普遍认同和遵循。比如深圳实行银政企合作的科技研发资金资助管理办法,由创投引导办公室搭建平台,鼓励各类社会资金积极参与,通过设立创投引导基金,引入专家评审和公开招标机制,由专业人士而不是政府来评判资助对象,凭借业绩而不是各类评奖来甄选企业和企业家。实践证明,有形之手到位而不越位,无形之手就会迸发无限活力。这启示我们,聚力创新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两手同向发力。一方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把创新的选择权和话语权交给市场、交给企业,凡是市场和企业能做的,政府一律不干预。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各级政府和政府各个部门要把工作重心转到服务上来,转到做好科技规划、制度建设等顶层设计上来,转到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简政放权上来,切实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创新活力的加法

 

(作者系57365.com第42期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学员)

 

打印本页】【关  闭